成品油价创九年来最大涨幅,突破9元大关

随着国内成品油价格“六连涨”的实施,95号汽油将进入9元时代。

3月17日,国家发改委宣布,自今日24时起,国内汽油价格上调750元/吨,柴油价格上调720元/吨。相当于涨价,92号汽油上调0.58元/升,95号汽油上调0.62元/升,0号柴油上调0.61元/升。

导致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成本增加。以油箱容量为50L的普通私家车计算,车主加满一箱油大约需要29元;满载50吨的大型物流运输车,平均每百公里增加燃油成本约24.4元。

调价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车柴价格在8.4-8.6元/升左右,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8.4-8.6元/升。

此轮是2022年第五次调价,也是年内首次“五连涨”。叠加去年12月底的一次提价,国内成品油价格已“连续六年上涨”,创下2013年新定价机制以来的最大涨幅纪录。

据卓创资讯统计,成品油零售限价落地后,国内汽柴油每吨累计涨幅分别为2015元和1940元,折合升价,92号汽油、95号汽油和0号柴油累计涨幅分别为1.58元、1.67元和1.65元。

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高庆翠告诉界面新闻,本计价周期以来,国际油价先涨后跌,波动幅度较大。布伦特原油先是6个交易日上涨28%,随后6个交易日下跌24%。

高庆翠表示,前期东欧局势紧张,英美宣布暂停从俄罗斯进口石油。国际油价接近2008年7月创下的历史高点。

3月7日,布伦特原油期货飙升至139.13美元/桶,WTI原油触及130.5美元/桶,为14年来最高。

之后随着东欧局势的缓和,美国不断释放战略储备石油,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0美元。

截至北京时间3月17日收盘,WTI原油期货下跌1.45%,至95.04美元/桶;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1.89%,至98.02美元/桶。

“国内原油变化参考率后期收窄,但总体在正值以上,”高庆翠说,最终涨幅如期而至。

金联创成品油高级分析师王燕婷告诉界面新闻,本计价周期开始时,预计零售价一次性上调1000元/吨以上。炼厂成本增加,利润下降,特别是地方炼厂亏损加深,开工积极性降低,市场对资源供应减少的忧虑增加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主营和地方炼厂报价被广泛推高,尤其是主营单位基本都挂在最高批发限价附近。随着后期国际原油的持续下跌,变化率在明显收窄。

此外,由于国内多地疫情严峻,部分地区停工、停课,大幅降低了汽油需求;物流运输行业受到抑制,柴油需求也有所减少。此外,目前价格偏高,下游接货风险加大,主营和地炼出货阻力加大,部分地区汽柴油价格高位回落。

对于下一轮成品油价格走势,高庆翠认为,下一轮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可能以负值开始。目前,地缘政治局势有望缓和,但原油供应仍将紧张。同时,美国加息和全球疫情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,预计后期油市仍将维持震荡。

王燕婷表示,考虑到多地疫情爆发,市场需求依然低迷,下游用户对高价商品采购谨慎,市场成交量难以提升。

根据目前的价格调整